深度剖析:三大硬伤注定泛亚有色交易是个死局

发布时间:2015-09-28 12:16 本文来源于 未知 | 评论( 我要投搞
近一个月以来,关于泛亚有色交易所涉400亿元兑付危机的报道铺天盖地涌现在不同的媒体。实际上,压死泛亚有色交易所的最后一根稻草并不是22万多投资者的维权声讨及诸多媒体的口诛笔伐,而是泛亚盈利模式的设计。泛亚有色交易所自开业以来,由于盈利模式的设计

    近一个月以来,关于泛亚有色交易所涉400亿元兑付危机的报道铺天盖地涌现在不同的媒体。实际上,压死泛亚有色交易所的最后一根稻草并不是22万多投资者的维权声讨及诸多媒体的口诛笔伐,而是泛亚盈利模式的设计。泛亚有色交易所自开业以来,由于盈利模式的设计错误导致它走向衰亡,笔者做了以下三大死结的解剖,供投资者参考。

    一、交易所生存的根本是交易佣金

    从全国性的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等机构的盈利模式来看,日常交易所产生的佣金是这些交易所生存发展的根本。但凡以“交易所”冠名的营业机构,也必然以挂牌交易的品类所产生的佣金作为最基本的收入来源。

    公开信息资料显示,上海黄金交易所2014年完成6.4万亿交易量;中国期货业协会最新统计资料表明,2014年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25.05亿手,累计成交额为291.98万亿元;2014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995家(2015年1月已超过1000家),总市值24.4万亿元,股票全年累计成交37.6万亿,日均成交1533亿元;深圳证券交易所2014年总成交额47.8亿元,其中中小板成交额由2013年的9.9万亿上升到2014年的15.1万亿,成交额上涨53%。创业板综指2014全年上涨27%,比2013年全年上涨75%有所下降。创业板综指2014全年成交额7.7万亿,比2013年的5.1万亿上涨53%。

    从以上数据来看,上金所、上期所、深交所、上交所之所以能有效而良性的发展,与每个交易日巨量交易所产生的佣金是密不可分的。而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是通过聚集理财产品来进行硬性回报率的叠加投资,利用高额回报率来吸引投资者入金参与某个品种的收储。22万投资者并没有直接参与到多空之间的投资交易,而是购买了有着高回报率的理财产品。这种盈利模式的设计本身是无法承担对投资者及机构利益成兑的,而以收储为名义的理财,也因此会这么快便蹦盘。

    期货研究员谭娜对泛亚模式的分析也十分尖锐。她曾于2014年年底撰写报告《中国版庞氏骗局分析——泛亚交易模式之我见》解读泛亚交易模式。她在研究报告中称,货物从市场流到泛亚,却没有出现过从泛亚流到市场。泛亚的价格比现货市场价高25%-30%,因此货物从来没有被市场接受过,除了想拿委托日金费的投资者外,没有真正的用户买入铟,泛亚的铟库存只有进库,没有出库。加上泛亚的价格每年涨20%,永远高于现货市场价格,因此也没有真正的买方。

    她得出的结论是,泛亚模式是利用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者支付委托日金费和短期回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对资金的需求量是每年增长20%。

    二、交易所生存的土壤是开户数及活跃度

    从大量的媒体揭露“泛亚案”中可以看出,泛亚有色交易所所谓的22万投资者中,几乎都没有直接参与某个金属品类的多空交易,而是以委托理财形式进行集合封闭交易。投资者几乎都是锁定期限签约理财,根本无须入市操作买卖及看盘,只需要坐收回报率。不存在客户买卖之间的换手率及活跃度,泛亚也只是高管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

    黄金投资专家唐吉鹤认为,泛亚本质上就是一个投资公司,交易不过是其融资的一种掩饰。不少投资者也反映,在他们的泛亚操作账户中,未购买泛亚理财产品的闲置资金,如今也无法转出,他们怀疑资金已被泛亚挪用。这种盈利模式下的“泛亚案”点爆也是迟早的事情。

    从市场公开信息获悉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渤商所)截止至2014年4月,共计上线交易品种达到80多个品类,授权服务机构200多家,超过1000家营业部,日交易量约200亿元。成立于2009年的湖南南方稀贵金属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交所),截止至2014年12月,共计上线挂牌交易的品种26个,授权机构44家,投资者开户数量达到20多万户,日均交易量约46亿元。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交易所生存的土壤是开户数及客户活跃度,离开这个开户数及活跃度这个“土壤”,交易所是无法生存的。

    三、交易所是“裁判员”而不是“运动员”

    “投资理财”与“入市交易”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性,而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硬是把“入市交易”移花接木到了固定回报率的“投资理财”,这就某种程度上就是相当于给无知的投资者做个一个“零风险”的背书。交易所只是个“裁判员”的角色,而泛亚硬是将交易所的职能从“裁判员”变身为“运动员”。

    从投资常识来看,股市、汇市等但凡有交易行为的短期投资,都是通过交易所提供的挂牌交易品类的价格涨跌来实现盈亏的,也就是交易所的职能是“裁判员”。泛亚采用的模式是将“实物买卖”形式转变成“日金宝”投资理财,直接隔离了投资者在交易所的投资操作功能,自己集“运动员、裁判员”两个功能为一身,改变了交易所的游戏规则。这种模式甚至比目前投诉最多的交易所采取的做市商制“对赌”更为可怕,对普通投资者的利益损害更为严重。

    不但如此,泛亚有色交易所号称“银行监管”,实为“银商转账”,另一位泛亚投资人陈严凯是金融出身,他认为泛亚一开始宣传的“第三方托管、随进随出”的模式符合他的投资逻辑,他在泛亚的投资一度超过200万元。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他后来发现泛亚向他们宣传的“银行监管账户”只是一个噱头,所谓的“第三方托管”根本不存在,他们的资金已通过银行完全进入了泛亚的对公账户。

    陈严凯认为,泛亚此举有诈骗的嫌疑。黄金投资专家唐吉鹤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泛亚所宣称的第三方存管只是一种“类三方存管”模式,本质上是银商转账。在这种模式下,泛亚可以借助与银行的关系宣传自己,但是银行只不过作为资金的通道,并不承担资金去向的监管。虽然泛亚的危机波及不到银行,但这在变相透支银行的信誉。相当一部分投资者通过银行的推销购买了“日金宝”投资理财产品。据媒体报道,中国银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行销售的“泛亚理财产品(基金)”金额高达70亿元。

    超过22万名投资者没有直接入市交易、缺乏投资者活跃度及交易量、几乎没有佣金收入,这三个死结才是目前“泛亚危机”的最根本原因,严格意义上讲,“泛亚”其实不是一个交易所,而是一个以金属投资为幌子的投资公司,它的故事似乎也在警示普通的投资者:任何投资都具备一定的风险,远离零风险的集合理财的伤害;选择合法的交易平台进行理性投资,也不要因为“泛亚事件”杯弓蛇影。

    “泛亚危机”对行业影响的几点看法:

    1、“泛亚危机”之后,对整个中国国内各大商品交易所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利空冲击,各级政府监管层往往会因为“泛亚危机”而对目前合法经营的各类交易所产生“敬畏远离”的心态,笔者认为大可不必,只要揭开了“泛亚危机”的核心问题,对正规合法及健康良性发展的交易平台反而要加大力度宣传及支持。

    2、“泛亚危机”不能代表交易所行业的问题,虽然贵金属交易市场鱼目混珠,政府应该多从交易制度的检查及对恶意操纵交易行为的做市商制度进行严格的排查及管理,发现一个处置一个,肃清贵金属交易市场的毒瘤。

    3、维护合法存续经营的交易所及服务商权益,尽快查处目前有问题的交易所,还原一个干净的交易所行业市场环境,不要造成“一叶障目”的负面影响。

  • 责任编辑:系统抓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