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理赔难、沟通难怎么解?小易优赔:5招保安心!
2021年9月17日,北京银保监局针对保险公司老年客户不知如何理赔问题,发出保险消费者风险提示,送上保险理赔“三步走”锦囊:及时报案别错过、理赔资料备齐全、申请理赔等反馈。
以上发文一方面反映出国家银保监会等保险监管机构对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视与关切,另一方面也映射出保险“理赔难”这一社会热点问题仍需重点关注及解决的现状。
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保险市场始终保持稳健、快速、利好的发展,传统保险、互联网保险业务规模均呈现欣欣向荣的快速增长态势;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20年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描述:2020年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累计实现规模保费2110.8亿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13.6%。
与之对等的是保险理赔获赔率也在持续平稳提升,但记者近日登录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发现,“保险就是这也不赔、那也不赔”、“保险就是骗人的”,诸如此类的文字评价仍充斥在不少保险短视频评论区内,且该言论获得群众大量点赞。何以发生如此矛盾的状况?记者网络调研发现,群众对保险差评的焦灼点集中在“理赔难”、“理赔维权难”等问题。
国内首家专注人身保险维权平台创始人、广州易宏科技有限公司(小易优赔)总经理刘磊表示,理赔过程就是保险公司按照《保险法》兑现合同的过程,保险公司、保险消费者是利益当事人,但在承诺兑现过程中,保险公司既是当事人又是“判罚”的裁判,拥有保险经营必备的知识壁垒,对《保险法》更是深刻掌握,那么这一“判罚”是否准确,值得商榷。
反观保险消费者,由于个人知识背景的局限,对《保险法》、保险公司的格式条款不能准确详尽地理解,不懂该怎么赔及赔付依据;赔付结论和消费者预期相差不大的,消费者只得默默接受;赔付结论与合同承诺差异明显的,消费者亦不懂如何申诉维权。保险产品作为特殊金融商品,保障类型、理算方式复杂多样,本身就决定了消费者维权难度更大,需要维权人同时掌握保险、法律、医学及其他相关知识于一体,缺失任何一项都可能错失这场理赔“博弈”的赛点。
刘磊在接受专访中介绍,现实中经常发生消费者不接受理赔结论,委托律师诉讼维权,但因律师不具备诉讼该案件所需的医学、保险、鉴定知识,导致明确的、有利于消费者的证据被忽视,最后只得仅针对合同是否成立这一点诉讼,使得胜诉成功率大打折扣。所以,消费者这份先天的劣势,决定了“理赔难”、“维权难”容易产生。
作为全国首家专注人身保险协赔、法律维权服务平台,“小易优赔”独立于保险行业以外,吸纳数百位全国保险资深理赔专家、保险律师、优秀医生,以及司法鉴定专家的加入;“小易优赔”以平台为载体,以融合多重知识技能的维权为核心,针对不合理拒赔、恶意少赔,及超30日拖延赔付等不合规情形,向保险消费者提出5项一对一管家服务举措:
1、免费理赔咨询;
2、鉴定保险理赔结论、理赔金额准确性;
3、针对理赔纠纷案件,协助与保险公司调解协谈;
4、针对理赔纠纷案件,协助完成法律诉讼、仲裁;
5、针对理赔纠纷案件,协助司法鉴定、证据材料搜集。
截至2021年11月,“小易优赔”已成功为数百位客户提供理赔维权服务,获得客户及市场一致认可,获“中国3.15诚信企业”、“全国创新领导先锋品牌”等荣誉奖项,并收获消费者群众多次赠送锦旗致谢,市场及客户的认可进一步体现出,保险生态圈对专业理赔维权服务的迫切需求和期许。
“阳光维权”是“小易优赔”始终坚守的准则,“小易优赔”也持之以恒地向市场宣告维权案件“四不受理”的监督红线,即违反《保险法》不受理、违背保险公正不受理、骗保骗赔嫌疑不受理、恶意监管投诉不受理;坚决捍卫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保险公正,守望保险正义,使得广大保险消费者得合理理赔维权做得更“易”、更“优”。
- 责任编辑:系统抓取
-
大生态系列报道:贵州大生态系列报道之一
2018年10月15日 -
《超级演说家第二季》导师PK 继续引爆
2014年05月30日 -
包吃、包住、包行程!-陕西安塞山地苹果交易会买家
2016年04月13日 -
兰河山苹果醋 开启健康饮料新时代
2016年10月27日